close

之前在文大推廣部上「變態心理學」課程的時候的講義,出自漱心坊的江垂南與蔡明娟老師。講義部分請勿轉載
謝謝靜怡幫我打成電子檔讓我可以隨時複習
有興趣的捧由可以去「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搜尋「心理學」課程。
想要真正瞭解建議還是去上課!畢竟兩位老師的課真的很生動有趣,實際聽講會比看文字來的更容易理解。
以下為講義:灰色部分是我自己上課時筆記的註釋

類分裂人格疾患 與 分裂型人格疾患 是兩種不同的人格疾患喔!請不要混淆了。

 

類分裂人格疾患 (Schizoid P.D)
SIR SAFE(安全先生)
雖然他們不會出現怪異的言行表現,可是這種人孤僻、不合群,待人冷漠,缺乏感情,沒有知己好友。他們沉默好靜,與世無爭,對表揚獲批評均無動於衷,對任何事物均興趣索然。

定義
始於成年早期之前,再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社會關係疏離、在人際往來情境下情緒表達的範圍侷限。

診斷特質
成人早期前
1. 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係,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2. 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3. 幾乎沒什麼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
4. 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5. 除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6. 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7. 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流行病學
文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時會表現出防衛性行為及人際往來方式,而可能被誤認定屬於類分裂性
盛行率:低於2%,在臨床場所相當罕見。
性別:男性>女性
年齡:若於兒童期及青春期初現(剛開始出現),表現出與眾不同而常遭受嘲笑戲弄。

生物學取向的病理觀
缺乏生物機制來體驗情緒;可能是腦中涉到情感表達的「邊緣系統」所引起的理異常。

心理社會取向的病理觀
雙重束縛理論(double bind)
家中有外向且行為經常超越規範的母親,和一位缺乏耐性凡事吹毛求疵的父親。
這種令人混淆且矛盾的交互作用,使得類分裂人格退入一種幻想空間。

藥物治療
對於類分裂人格疾患使用藥物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據病人人格特質中精神分裂症的負向症狀和憂鬱症的重疊性來考慮。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開始治療時,就製造一個有耐心、尊重和安全的氣氛是很重要的事情。避免探測到病人的內心深處或強迫病人立刻開誠布公。讓病人和你分享他們所要分享的部份,用他們想要的方式,以及他們想要的速度,如此才有機會建立互信的關係。
當治療繼續進行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防禦性的撤退而進入幻想的世界。此時提升病人的關鍵,是經由具有創造性的活動來鼓勵他們表現自己。
患者通常需要在確認他們在他人眼中並非越軌和怪異的。他們的敏感和獨特性是有價值的。這個目標的達成,可以藉由和病患的溝通使他們知道的內在世界,不只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具備了獨一無二的天賦。
當治療繼續進行,病人會逐漸將自己被接受而非被吸入或收到支配的經驗加以內化。

戲劇中的類分裂人格
網路上身(The Net)
女主角珊卓布拉克所飾演的電腦奇才,她寧願經由網路上訂購披薩也不願意接受他人邀請共度晚餐。當她出事時,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協助的人,因為她不認識鄰居,也不曾和工作的同事有聯繫。



 

 

以下是自己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但是忘記在哪找到的,比之前上變態心理學的資料來的更多一點點,因此存下來了。
而內容部分,我有加入一些自己之前上心理學課程時學到的東西(輔助的註釋等等)
若有侵犯版權還請告知,非常感謝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本質是一種對社會關係疏離、冷漠、在人際往來情境下情緒表達之範圍局限的廣泛模式。此模式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皆會出現。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看來不需求親密關係,縱使有機會發展親密關係似乎也不在乎,且看來無法從身為家庭或其他社會團體成員之一而獲得滿足。

他們寧可長時間獨處也不願與他人相處。他們常看來與社會隔離或屬「獨行客」,並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無需與人互動的活動或嗜好。他們寧可機械式或抽象的工作,如電腦或數學遊戲。他們幾乎沒什麼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也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來自感覺、身體、或人際往來經驗(如日落時於海灘散步或性活動)的快樂經驗通常都會減少。

這頹患者除了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已。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常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似乎亳不在意。他們對社交互動正常的微妙敏感之處顯得魯鈍易忘,對社交上的暗示線索常不能合宜反應,因而他們看來社交能力笨拙或表淺與自我滿足不假外求。他們通常展露一種「溫溫」的外表,看不出任何情緒反應,也很少有互動的姿勢或面部表情(如笑容或點頭)。

他們宣稱很少經驗過生氣與喜樂等強烈情緒,常表現侷限的情感而看來冷漠疏離。但在某些非常罕見的狀況下,他們變得至少暫時地樂於吐露自己,他們會承認有過痛苦的感受,尤其是與社會互動相關者。若此行為模式僅發生於精神分裂病、伴隨精神病性特質的情感性疾患、其他精神病性疾患、或一種廣泛性發展疾患的病程中,或是一種神經性疾患(如顳葉癲癇)或其他一般性醫學狀況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則可作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診斷。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伴隨之特質及疾患: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可能特別有困難表達憤怒,即使受直接挑釁也如此,使人以為他們缺乏情緒。他們的生活有時看來毫無方向,有時似乎「飄盪」在自己的目標中。這些患者常對生活逆境被動地回應,對於重大生活事件難以適當反應。由於他們缺乏社交技巧及性經驗的需求,這些患者很少朋友,很少約會,時常不婚。職業功能也會損害,在需人際互動的職業特別明顯,但他們能勝任需於社會隔離狀況下的工作,但也會經驗到為時甚短(幾分鐘到幾小時)的精神病性發作,於壓力下尤其易反應出現。

在某些案例,類分裂性人格疾患似乎是妄想性疾患或精神分裂病的前驅狀況。此疾患患者也會發展成重鬱症。最多共同發生的人格疾患有分裂病性、妄想性、及畏避性人格疾患。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特殊文化、年齡、及性別特質: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時會表現出防衛性行為及人際往來方式,而可能被錯誤認定屬於類分裂性。例如剛由鄉下搬到首都大城全新環境的人,會延續達幾個月的情緒冷凍,表現於獨自活動、情感侷限、及其他溝通上的缺陷。來自其他國家的新移民有時被錯誤感受為冷漠、敵視或不在乎。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若於兒童期及青春期初現,會表現孤僻、同儕關係不良、學業成就不佳,使這些兒童看來與眾不同而常遭受嘲笑戲弄。男性稍微更多被診斷為類分裂性人格疾患,也造成更多的損害。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盛行率在臨床場所相當罕見。在精神分裂病或分裂病性人格疾患患者的親屬中,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盛行率會增加。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鑑別診斷: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可與妄想性疾患、精神分裂病、及伴隨精神病性特質之情感性疾患等辨別,是因為這些疾患都有一段時期持續存在精神病性徵狀(如妄想及幻覺)為其特徵。

要作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額外診斷,此人格疾患必須在精神病性症狀初發前即已存在,且必須在精神病性症狀緩和之後仍持續。若患者在罹患某種慢性第一軸向精神病性疾患(如精神分裂症〉之前已有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則應於第二軸向紀錄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其後並以括弧加註〈病前〉。很難將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患者與自閉性疾患較輕微形式者及Asperger氏疾患(亞斯伯格症 / 自閉症)患者辨別。後二者的社會互動損害更嚴重,及其刻板形式行為與興趣都有助於作此分辨。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必須與一般性醫學狀況造成的人格變化鑑別,後者是一般性醫學狀況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人格特性改變。它也必須與伴隨長期物質使用(如:其他未註明之古柯鹼關聯疾患)發展的症狀分辨。其他人格疾患也可能與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混淆,因為彼此都有些共同特質。因而很重要需依據其特徵性特質的差異來分辨。但若個案的人格特質除了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外尚符合一種以上其他人格疾患的準則,全部都可同時診斷。雖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及妄想性人格疾患都有社會隔離及情感侷限的特性,但由於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沒有認知及知覺的扭曲而可與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分辨,也由於它沒有多疑及妄想意念而可與妄想性人格疾患鑑別。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社會隔離可與畏避性人格疾患的社會隔離分辨,後者是因為怕受窘或被人發現自己差勁,及過度預期會被他 人拒絕。反之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患者則有更廣泛的疏離及對社會性親密關係少有興趣。強迫性人格疾患的患者也會看來社會疏離,無法獻身工作及對各種情緒感覺不舒服,但他們確有接受親密關係的潛在能力。社會常見的獨行客其人格特性可能看來屬於類分裂性。故僅於其人格特性為無彈性、適應不良,並造成顥著功能損害及主觀痛苦,才構成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診斷。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臨床表現:
分裂性人格患者給周遭留下的印象是孤單、冷淡的沈默,很少介入日常事務,不關心他人。他們表現孤癖、疏遠、退縮、不愛交際、生活無所需求、也不期望與他人形成情感連結。他們不能直接表達憤怒,不與人爭,往往投注較大的精力於非人類的興趣方面,如數學和天文學等。這類人常貫注於飲食,健康時尚,哲學運動,社會改良規劃,特別是那些僅需要個人投入的活動。雖然分裂性人格患者專顧自己和沈湎於白日夢,但感受現實的能力並未喪失。分裂性人格患者對精神狀態檢查耐受性不佳,不能忍受會談時的對視,希望儘早結束與檢查者的交談。

他們的情感侷限,表現孤單和害怕,難以輕鬆愉快。患者的言語有明確目的和指向性,回答問題簡要,迴避自然交談。他們的意識清楚,記憶功能良好,對諺語的解釋是抽象的。
Heston推測一般人口中3%罹患精神分裂症者,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為此譜的最輕或(最健康)的一端。Rosenthal等(1968) 認為分裂性障礙症約佔一般人口的7.5%。在精神醫療機構,特別是住院場合,分裂性人格罕見,而在門診患者中可有一定數量。分裂性人格以男性多見。分裂性人格在兒童早期發病,病程長,但不一定延續終生。分裂性人格後來發展為精神分裂症的百分率尚未明確,國內外一些回顧性研究結果指出,半數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為類分裂性人格(共病性高)。對分裂性兒童的追蹤研究顯示,到達成年階段仍然迴避親密的人際關係。Morris等對54名分裂性兒童進行16~27年追蹤,發現96%適應尚可,不需治療,僅1人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長期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是診斷分裂性人格的主要依據,參考上述幾個分類診斷系統的其他標準,認定並不困難。分裂性人格障礙症需與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區別,二者均有親密關係缺乏的症狀,但分裂病性人格出現古怪行為和多疑者多,且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 屬。畏避型人格障礙症(焦慮性人格)患者害怕與人接觸被拒絕或失望,導致自親密社交關係中退出,這是一種防衛機轉,與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固有的親密關係缺乏不同。強迫性人格障礙症亦可有親密關係缺乏之表現,但程度較輕,結合其他症狀不難與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區別。

自從DSM3提出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和畏避型人格障礙症二種新類型後,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應用受到削弱.有關這三類人格障礙症的臨床患病率、實用性 和彼此間界限尚有侍進一步研究。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歷史回顧:Kraepelin(1909)和Bleuler(1950)早已指出精神分裂病患者親屬有 不正常人格,分別稱之為古怪人格(eccentric personalities)和分裂性人格(schizoid character),此類人又稱關閉性人格(shut-in personality)(Hoch,1913)或孤獨性(autism,Bleuler,1960)。

Kretschmer(1970)將分裂性人格描述為三型:
1. 孤癖的、嚴肅、安靜、緘默、缺乏幽默、古怪。
2. 膽小、害羞、有華而不實的感情、敏感、神經質、易興奮、愛好自然和書籍。
3. 順從、仁慈、誠懇、 漠不關心、愚笨的、沈默。
上述三型中第一型最為多見。

Barrett(1925)在神經精神疾病研究協會論文集上發表精神分裂症的遺傳關係一文,他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成員中有不少不正常性格或分裂性人格,他綜合11例各自的臨床特徵為:
1.易激惹,爆發怒火,家人認為不正常
2.古怪性格,倔強,不可理喻,生活於孤單和退遁之中
3.沈默寡言,孤單,特異的,不能與人人深交
4.易激惹,倔強
5.對生活抱嚴厲態度,執拗,易發脾氣,過份相信宗教
6.易怒,難相處,吝嗇,性情急躁和喜怒無常
7.人格古怪,從未工作,生活於平靜和退遁之中
8.從未結婚,單身,易激惹,顯示眾多古怪
9.情緒冷漠,對家庭和社會生活缺乏同情心
10.不穩定性格,古怪人
11.脾氣壞,喜怒無常,顯著陰沈,易激惹

Kallmann(1938)首先對精神分裂症親屬分裂性人格的發生頻率進行系統研究,他將此類人格分為怪異邊緣型(eccentric borderline)和分裂性精神病態為(schizoid psychopathy)

二型.Stephens等(1975)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的不正常人格又可分兩亞型:
1. 社會退縮,害羞,服從,缺乏主動性,不能與人建立溫暖或親密關係
2. 散漫的,含糊的,非真實的,會談時表現過度焦慮,在生活中是孤單的、古怪的

對分裂性人格的本質曾有一些推斷:
如認為與精神分裂症為同一疾病, 程度較輕(Kolb,1977);或是早年罹患未被注意的精神分裂症所遺留的缺陷(Kraepelin,1913;Berz等,1929);或是一獨立的狀態,即素質性人格障礙症(Ewald,1922;Ey,1955;MayerGross,1954;Schneider,1958)

最後一種意見目前廣泛的認同:分裂性人格以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為特徵受到早年德國精神醫學家注意,這類人格見於精神分裂症發病前(病前人格),不完全寬解後以及精神分裂症的家屬中。分裂病性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問題也可幫助精神醫學家更能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本質和遺傳基礎。後來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家屬不僅有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亦常見古怪和多疑,因而DSM-3(1980)採用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術語。此外,分裂病性人格是在研究邊緣型精神分裂症的基礎上,與邊緣性人格對比區別而形成的,惟由於一些原因的影響,尚未對分裂病性人格和分裂性人格間的區別和關係進行系統的研究。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病例:
阿泉(男、26歲)在某加工區當工人,未婚,高職畢業.為第三胎,母孕時體弱,足月順產。八歲上國小,十九歲高職畢業,學業成績普通。畢業後(不需服兵役)不久即任職於手錶工廠,工作能力一般。小學時曾患腎盂炎。母親曾得精神官能症。阿泉從小個性孤癖,很少與人講話,對家裡訪客也不打招呼。放學或下班回家即獨坐,不與家人交談。對家中各事漠不關心,對家人缺乏感情,生活被動,衣服不知換洗,需要別人督促,甚至洗澡也需家人催促。及至年長,無興趣愛好,對自己婚姻戀愛也不關心,家人給他介紹對象時表現冷淡亳無反應。所穿衣服需要家人代買,自己從不張羅,亦缺乏知心朋友。工作之餘,不找朋友玩,而是獨自睡覺。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顯示為人格障礙症,被動依賴,極度內向。精神狀態檢查呈現意識清醒,情感平淡,反應遲鈍,接觸被動,末檢出知覺及思考障礙,稱日常生活悉由父母照顧,對家人要求其讀報或換洗衣服感到厭煩;平日也無特殊愛好,看電視從不更換頻道挑選節目。智能正常。

診斷:分裂性人格障礙症。

病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分裂性人格、分裂型人格異常、分裂型人格、類精神分裂 人格異常、分裂型人格違常、精神分裂樣人格、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分裂樣人格障礙、分裂性性格症、分裂型人格障礙症、疏離性人格、精神分裂症樣

人格病徵:
1. 不想不能不願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係,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2. 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3. 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4. 除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5. 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6. 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7. 主要表現退縮、孤僻、膽怯、沈默、怪僻﹔常做白日夢、沈溺於幻想之中

缺乏進取性、尤其迴避兢爭性處境、分裂型人格違常:主要特徵是一種人格違常,在形成社會關係的能力方面有缺陷,顯示在外是對別人缺乏溫暖、溫柔的感 情,對讚美、批評、和別人的感情漠不關心。如果出現分裂病型人格違常所特有的古怪言語和行為,或者此障礙是由一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所引起,則不能做分裂 型人格違常的診斷。

患此違常的人對社會性參與很少或沒有意願,常喜歡做孤獨者,密友很少,如果有的話。他們顯得孤獨,退縮、隱遁,經常追求單獨的興趣或嗜好。患此違常的人通常沒有幽默感或遲鈍,並且在應當做情緒反應的情況中沒有情感表達。他們一向顯得泠漠而疏離。

患此違常的人時常不能表達出攻擊性或敵意。他們的目標含糊,行動猶豫不決,全神貫注於自己,心不在焉,從環境脫離(不與其同在或在迷霧中)。過多的 自日夢也常出現。因為缺乏社交技巧,患此違常的男性不知如何約會而少有結婚的。女性會順服地接受求愛並結婚。社會關係嚴重受限制。嚴重功能可能受損,尤其 當人際參與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況中,患此違常的人在需要社會孤立的工作環境中常能表現出高度職業成就。有些人相信精神分裂症會發展為此違常的併發症,但有些人 認為分裂型人格違常彼少代表精神分裂症的前徵期。兒童期或青春期的分裂型障礙,促使分裂型人格違常的發展。流行率雖然不詳,但從事很少與別人接觸的工作或 住在城市中貧民區的人有很顯著的比例患此種人格違常。在分裂病型人格違常中有古怪的溝適方式或行為,這些排除了分裂性人格違常的診斷。

在畏避型人格違常中,社會孤立是由於對被拒絕過度敏感而產生,但如果有力保証會受到友善歡迎,他的會願意建立社會關係。相反地,患分裂型人格違常的人並不想建立社會關係。兒童期或青春期的分裂型障礙有類似的臨床現象,如果患者在18歲以下,則用此診斷而排除分裂型人格遣常的診斷。

分裂型人格違常的診斷標準:以下是患者目前及長期功能的特色,並不限於疾患發作期間,而旦引起社會或職業功能障礙或主觀性的痛苦。
(A)情緒上的泠漠和疏離,對別人缺乏溫暖、溫柔的感情情
(B)對讚美、批評或別人的感受漠不關心
(C)包括家人在內,與之有親密關係的人不超過一個或兩個
(D)沒有分裂病型人格違常所特有的古怪言詞、行為或思想
(E)非由精神疾患產生,比如精神分裂症或妄想性精神病
(F)如果在18歲以下,未符合兒童期或青春期分裂型障礙的標準兒童和少年分裂性人格主要是用來描述社交人際關係有極大缺陷的兒童和少年,他們有內向的性格,情感表現常較淡漠較缺乏情感。他們缺乏參與社交活動的欲望,喜歡獨處,缺乏朋友,也難有真摯且深厚的情誼。


若處於較複雜的社交環境中常呈現退縮,不知所措,甚至明顯的逃避社交場合。在情緒方面,常避免和別人有意義的、深度的、情感的關係,因此讓別人覺得冷漠不可親近。在思考方面,他們常有自己喜歡的嗜好活動,沈醉在自己的自日夢世界中,甚至有別人較難以理解的邏輯思考方式,又加上避開社交活動,使他愈發自閉,在思考上呈現獨特的思考方式,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怪人。有少部分,甚至後來呈現典型的精神分裂病的思考障礙,成為成人的精神分裂病患者。在興趣上,他們的興趣狹窄,常侷限於少數自己想做的,不需和別人接觸的活動。由於他們花相當多的精力在自己的嗜好上,因此有時也能有傑出的表現。他們最大的困難是面對新的、變化多端的環境,因為他們熟悉規則的生活,當環境變化較大時,他們因缺乏社交技巧及彈性處理事情的能力來面對情境的需要,自己也缺乏適當的彈性的心理防衛機轉來因應各種壓力,因此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上較易產生其他的精神疾病症狀。兒童和少年分裂性人格的成因:過去許多研究都顯示分裂性人格具有體質和遺傳的傾向.

一般而言,這種兒童和少年身材較瘦,在父母身上也常能看到相類似的人格特徵。這類兒童和少年在幼年時期的氣質也有其特徵,常呈現「慢吞吞型」氣質, 這種兒童通常活動量低,對新的情境退縮,適應緩慢,反應強度低,而常有負向情緒本質。這種兒童,從小就對陌生的環境適應較差,當別人主動接近時,會受負向情緒本質及其他氣質特徵影響,而不喜歡和他人接近,使得兒童愈來愈孤僻,愈來愈從社交情境退縮,終於演變成典型的分裂性人格。


有些兒童和少年,剛和成長環境中的各種因素有關,例如,極少與外界接觸的獨生子,從小體弱多病常常住院的兒童,時常換褓姆和父母分離而產生焦慮性依 戀關係的兒童等,也可能會受到這些情境因素的影響,使他面對陌生人時產生極大的焦慮,這些負向的經驗增強了他從社交情境退縮的行為模式,而演變成分裂性人 格。近來的研究發現,有少部份的高功能的自閉症兒童,在三至五歲之間大部份的自閉症症狀消失,可是仍殘留了人際關係不好及固定思考方式等症狀,在長大之 後,和分裂性人格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十分相像,這也是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如何對待孤僻人格障礙的人﹕
1. 瞭解並接納他的不愛交際社會化
2. 儘量少作要求,勿太親近,但又不要完全不理他
3. 對他保持體貼與興趣, 使安祥放心
4. 對他不作對等的要求

如何治療孤僻人格障礙的人:
當他們面臨挫折而出現危機時,則應針對現存問題予以處理、惟不涉及人格塑造和糾正。
心理治療的技巧在於接受其退離態度,從而逐漸與他們重建關係。
團體心理治療是有效的。

孤僻人格障礙病因:
1. 遺傳:分裂性人格較少出現於精神分裂症家屬,兒童和青少年 時期社會隔絕可在精神分裂症家屬中觀察到,遺傳在分 裂性人格形成上所發揮的作用尚不明瞭
2. 本質:這類人存在本質性情感缺乏或不能從人際關係中得到 愉快
3. 其他:家庭缺乏母愛,社會文化因素對分裂性人格的發展起 重要作用。注意力受損和神經整合功能不良與分裂性 人格形成有關,證據之一是社會隔絕與眼平滑追蹤運動 異常有關
4. 童年對人的愛與依戀反覆失望,結果以後對人的感惰短暫而有限,可能是嬰兒反覆與母親分離或環境中缺乏恆常的、有反應的、同理心的關懷的結果。
5. 體質因素也佔了重要的地位

DSM-3-R分裂性性格症的診斷要件:
從成年前期開始,患者在各種情況下,至少呈現下列四項普遍行為模式(對社會關係漠不關心、情緒經驗與表達狹窄):
1. 從不想要,也不喜歡親密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
2. 幾乎都單獨活動。
3. 很少或幾乎沒有強烈的情緒,如生氣與歡笑。
4. 幾乎很少對人表示性興趣(年齡要考慮在內)
5. 對他人的讚賞或批評,漠不關心。
6. 除直系親屬外,沒有可交心的朋友(或只有一個)
7. 緊縮的情感,如冷淡無情;很少用手勢或面部表情回應他人,如微笑或點頭。

顯然地,此症患者不能也不願與人建立關係,他似乎不需人類的愛與關照,表現得相當冷漠與無情,可說是一個單獨漢。他可說是非社會的,但不是反社會 的。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社會關係疏離,在人際往來情境下情緒表達的範圍侷限,表現下列各項中四項 (或四項以上):
(1)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係,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2)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3)幾乎沒什麼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
(4)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5)除一等親外,缺少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6)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7)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精神分裂症樣人格:反顧追溯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樣人格在幼童時期常處於淒涼、冷酷、無溫暖的家庭環境中,或有家庭離散、父母子女分離的歷史,然而這些人格發展上經歷的挫折是否為精神分裂樣人格的原因,卻也無謹慎、徹底、長時期及瞻望未來的研究以證實其重要性。

精神分裂樣人格的血親中並無較一般正常族群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精神分裂樣人格與精神分裂症和遺傳的關係也無法証實。有些學者的研究指示多數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有精神分裂樣人格。另有些學者的研究指示精神分裂樣人格,繼續觀察15至20年後,極少數變為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父母對於子女多注重身體上的保養,而少注意精神上的感應,不能接受子女本人。精神分裂樣人格在幼童時期開始,終身顯示社交上的退縮,人際交互作用的不自然和不舒適,性情內向,情感淡漠和壓縮。他對於每日的遭遇保持緘默,疏遠、少牽連,對於他人不關心。

他孤獨、隱遁、不易親近、少說話、不能與人做有意義的深交,不能表達正常的進取心理,在情緒方面與環境隔離。外表上安靜、怕羞、敏感、順從、有怪脾氣,對宗教和玄秘事件或有狂熱。多專心於自身的利益,好幻想、多畫夢、想入非非,但並不喪失認識現實的能力。

常幻想他是一個「萬能」者以防衛真的或想像的威脅。精神分裂樣人格之治療與妄想狂樣人格之治療略同,有時他以非常惶恐的心情洩露過多的幻想,虛構的朋友,和懼怕不能忍受的依賴,或竟與治療家合併。

分裂樣人格障礙﹕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一生中表現社會性退縮,不願與人交往,性格內向,平淡溫順,情感反應過少。在外人看來他們顯得古怪、離群和孤獨。有的學者認為此型與偏執型及分裂型人格障礙共同構成精神分裂症譜系中病情輕微的一端。

其人格特徵為:
1. 除了家庭成員或親屬以外,沒有或僅有一個知心朋友
2. 缺乏情感反應,對人冷淡,很少向人問候、微笑或點頭
3. 對於他人的稱贊或批評無動於衷
4. 對異性不感興趣
5. 沒有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願望,從中也感受不到樂趣,包括與家人相處在內
6. 幾乎總是選擇單獨的活動和職業
7. 很少激動和發怒
8. 在兒童或少年時表現易激動和違拗。

這種人必須不是在精神分裂症發病過程中,才能診斷為分裂樣人格障礙。病人可以獲得一定的自知力。如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病人可以吐露出內心有過多的幻想。集體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病人建立一定的社會接觸。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但是忘記在哪找到的,
比之前上變態心理學的資料來的更多一點點,所以就存下來了
有侵犯版權還請告知,非常感謝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本質是一種對社會關係疏離、冷漠、在人際往來情境下情緒表達之範圍局限的廣泛模式。此模式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皆會出現。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看來不需求親密關係,縱使有機會發展親密關係似乎也不在乎,且看來無法從身為家庭或其他社會團體成員之一而獲得滿足。

他們寧可長時間獨處也不願與他人相處。他們常看來與社會隔離或屬「獨行客」,並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無需與人互動的活動或嗜好。他們寧可機械式或抽象的工作,如電腦或數學遊戲。他們幾乎沒什麼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也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來自感覺、身體、或人際往來經驗(如日落時於海灘散步或 性活動)的快樂經驗通常都會減少。

這頹患者除了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已。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常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似乎亳不在意。他們對社交互動正常的微妙敏感之處顯得魯鈍易忘,對社交上的暗示線索常不能合宜反應,因而他們看來社交能力笨拙或表淺與自我滿足不假外求。他們通常展露一種「溫溫」的外表,看不出任何情緒反應,也很少有互動的姿勢或面部表情(如笑容或點頭)。

他們宣稱很少經驗過生氣與喜樂等強烈情緒,常表現局限的情感而看來冷漠疏離。但在某些非常罕見的狀況下,他們變得至少暫時地樂於吐露自己,他們會承認有過痛苦的感受,尤其是與社會互動相關者。若此行為模式僅發生於精神分裂病、伴隨精神病性特質的情感性疾患、其他精神病性疾患、或一種廣泛性發展疾患的病程中,或是一種神經性疾患(如顳葉癲癇)或其他一般性醫學狀況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則可作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診斷。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伴隨之特質及疾患: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患者可能特別有困難表達憤怒,即使受直接挑釁也如此,使人以為他們缺乏情緒。他們的生活有時看來毫無方向,有時似乎「飄盪」在自己的目標中。這些患者常對生活逆境被動地回應,對於重大生活事件難以適當反應。由於他們缺乏社交技巧及性經驗的需求,這些患者很少朋友,很少約會,時常不婚。職業功能也會損害,在需人際互動的職業特別明顯,但他們能勝任需於社會隔離狀況下的工作,但也會經驗到為時甚短(幾分鐘到幾小時)的精神病性發作,於壓力下尤其易反應出現。

在某些案例,類分裂娃人格疾患似乎是妄想性疾患或精神分裂病的前驅狀況。此疾患患者也會發展成重鬱病。最多共同發生的人格疾患有分裂病性、妄想性、及畏避性人格疾患。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特殊文化、年齡、及性別特質: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時會表現出防衛性行為及人際往來方式,而可能被錯誤認定屬於類分 裂性。例如剛由鄉下搬到首都大城全新環境的人,會延續達幾個月的情緒冷凍,表現於獨自活動、情咸侷限、及其他溝通上的缺陷。

來自其他國家的新移民有時被錯誤感受為冷漠、敵視或不在乎。類分裂性人格疾患若於兒童期及青春期初現,會表現孤僻、同儕關係不良、學業成就不佳,使這些兒童看來與眾不同而常遭受嘲笑戲弄。男性稍微更多被診斷為類分裂性人格疾患,也造成更多的損害。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盛行率在臨床場所相當罕見。在精神分裂病或分裂病性人格疾患患者的親屬中,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盛行率會增加。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鑑別診斷: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可與妄想性疾患、精神分裂病、及伴隨精神病性特質之情感性疾患等辨別,是因為這些疾患都有一段時期持續存在精神病性徵狀(如妄想及幻覺)為其特 徵。

要作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額外診斷,此人格疾患必須在精神病性症狀初發前即已存在,且必須在精神病性症狀緩和之後仍持續。若患者在罹患某種慢性第一軸 向精神病性疾患(如精神分裂症〉之前已有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則應於第二軸向紀錄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其後並以括弧加註〈病前〉。很難將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患者與自閉性疾患較輕微形式者及Asperger氏疾患患者辨別。後二者的社會互動損害更嚴重及其刻板形式行為與興趣都有助於作此分辨。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必須與一般性醫學狀況造成的人格變化鑑別,後者是一般性醫學狀況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人格特性改變。它也必須與伴隨長期物質使用(如:其他未註明之古柯鹼關聯疾患)發展的症狀分辨。其他人格疾患也可能與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混淆,因為彼此都有些共同特質。因而很重要需依據其特徵性特質的差異來分辨。但若個案的人格特質除了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外尚符合一種以上其他人格疾患的準則,全部都可同時診斷。雖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及妄想性人格疾患都有社會隔離及情感侷限的特性,但由於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沒有認知及知覺的扭曲而可與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分辨,也由於它沒有多疑及妄想 樣意念而可與妄想性人格疾患鑑別。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社會隔離可與畏避性人格疾患的社會隔離分辨,後者是因為怕受窘或被人發現自己差勁,及過度預期會被他 人拒絕。反之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患者則有更廣泛的疏離及對社會性親密關係少有興趣。

強迫性人格疾患的患者也會看來社會疏離,無法獻身工作及對各種情緒感覺不舒服,但他們確有接受親密關係的潛在能力。社會常見的獨行客其人格特性可能看來屬於類分裂性。故僅於其人格特性為無彈性、適應不良,並造成顥著功能損害及主觀痛苦,才構成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診斷。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臨床表現:分裂性人格患者給周遭留下的印象是孤單、冷淡的沈默,很少介入日常事務,不關心他人。他們表現孤癖、疏遠、退縮、不愛交際、生活無所需求、也不期望與他人形成情感連結。他們不能直接表達憤怒,不與人爭,往往投注較大的精力於非人類的興趣方面,如數學和天文學等。這類人常貫注於飲食,健康時尚,哲學運動,社會改良規劃,特別是那些僅需要個人投入的活動。雖然分裂性人格患者專顧自己和沈湎於白日夢,但感受現實的能力並未喪失。分裂性人格患者對精神狀態檢查耐受性不佳,不能忍受會談時的對視,希望儘早結束與檢查者的交談。

他們的情感局限,表現孤單和害怕,難以輕鬆愉快。患者的言語有明確目的和指向性,回答問題簡要,迴避自然交談。他們的意識清楚,記憶功能良好,對諺語的解釋是抽象的Heston推測一般人口中3%罹患精神分裂症譜,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為此譜的最輕或(最健康)的一端。Rosenthal等(1968) 認為分裂性障礙症約佔一般人口的7.5%。在精神醫療機構,特別是住院場合,分裂性人格罕見,而在門診患者中可有一定數量。分裂性人格以男性多見。分裂性人格在兒童早期發病,病程長,但不一定延續終生。分裂性人格後來發展為精神分裂症的百分率尚未明確,國內外一些回顧性研究結果指出,半數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為類分裂性人格。對分裂性兒童的追蹤研究顯示,到達成年階段仍然迴避親密的人際關係。Morris等對54名分裂性兒童進行16~27年追蹤,發現 96%適應尚可,不需治療,僅1人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長期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是診斷分裂性人格的主要依據,參考上述幾個分類診斷系統的其他標準,認定並不 困難。分裂性人格障礙症需與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區別,二者均有親密關係缺乏的症狀,但分裂病性人格出現古怪行為和多疑者多,且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 屬。畏避型人格障礙症(焦慮性人格)患者害怕與人接觸被拒絕或失望,導致自親密社交關係中退出,這是一種防衛機轉,與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固有的親密關係缺乏不同。強迫性人格障礙症亦可有親密關係缺乏之表現,但程度較輕,結合其他症狀不難與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區別。

自從DSM3提出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和畏避型人格障礙症二種新類型後,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應用受到削弱.有關這三類人格障礙症的臨床患病率、實用性 和彼此間界限尚有侍進一步研究。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歷史回顧:Kraepelin(1909)和Bleuler(1950)早已指出精神分裂病患者親屬有 不正常人格,分別稱之為古怪人格(eccentric personalities)和分裂性人格(schizoid character),此類人又稱關閉性人格(shut-in personality)(Hoch,1913)或孤獨性(autism,Bleuler,1960)。

Kretschmer(1970)將分裂性人格描 述為三型:
1. 孤癖的、嚴肅、安靜、緘默、缺乏幽默、古怪。
2. 膽小、害羞、有華而不實的感情、敏感、神經質、易興奮、愛好自然和書籍。
3. 順從、仁慈、誠懇、 漠不關心、愚笨的、沈默。
上述三型中第一型最為多見。

Barrett(1925)在神經精神疾病研究協會論文集上發表精神分裂症的遺傳關係一文,他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成員中有不少不正常性格或分裂性人格,他綜合11例各自的臨床特徵為:
1.易激惹,爆發怒火,家人認為不正常
2.古怪性格,倔強,不可理喻,生活於孤單和退遁之中
3.沈默寡言,孤單,特異的,不能與人人深交
4.易激惹,倔強
5.對生活抱嚴厲態度,執拗,易發脾氣,過份相信宗教
6.易怒,難相處,吝嗇,性情急躁和喜怒無常
7.人格古怪,從未工作,生活於平靜和退遁之中
8.從未結婚,單身,易激惹,顯示眾多古怪
9.情緒冷漠,對家庭和社會生活缺乏同情心
10.不穩定性格,古怪人
11.脾氣壞,喜怒無常,顯著陰沈,易激惹

Kallmann(1938)首先對精神分裂症親屬分裂性人格的發生頻率進行系統研究,他將此類人格分為怪異邊緣型 (eccentric borderline)和分裂性精神病態為(schizoid psychopathy)

二型.Stephens等(1975)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的不正常人格又可分兩亞型:
1. 社會退縮,害羞,服從,缺乏主動性,不能與人建立溫暖或親密關係
2. 散漫的,含糊的,非真實的,會談時表現過度焦慮,在生活中是孤單的、古怪的

對分裂性人格的本質曾有一些推斷:
如認為與精神分裂症為同一疾病, 程度較輕(Kolb,1977);或是早年罹患未被注意的精神分裂症所遺留的缺陷(Kraepelin,1913;Berz等,1929);或是一獨立的狀態,即素質性人格障礙症(Ewald,1922;Ey,1955;MayerGross,1954;Schneider,1958)

最後一種意見目前廣泛的認同:分裂性人格以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為特徵受到早年德國精神醫學家注意,這類人格見於精神分裂症發病前(病前人格),不完全寬解後以及精神分裂症的家屬中。分裂病性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問題也可幫助精神醫學家更能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本質和遺傳基礎。後來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家屬不僅有社會隔絕和情感疏遠,亦常見古怪和多疑,因而DSM-3(1980)採用分裂病性人格障礙症術語。此外,分裂病性人格是在研究邊緣型精神分裂症的基礎上,與邊緣性人格對比區別而形成的,惟由於一些原因的影響,尚未對分裂病性人格和分裂性人格間的區別和關係進行系統的研究。

分裂性人格障礙症的病例:
阿泉(男、26歲)在某加工區當工人,未婚,高職畢業.為第三胎,母孕時體弱,足月順產.八歲上國小,十九歲高職畢業,學業成績普通。畢業後(不需服兵役)不久即任職於手錶工廠,工作能力一般。小學時曾患腎盂炎。母親曾得精神官能症。阿泉從小個性孤癖,很少與人講話,對家裡訪客也不打招呼。放學或下班回家即獨坐,不與家人交談。對家中各事漠不關心,對家人缺乏感情,生活被動,衣服不知換洗,需要別人督促,甚至洗澡也需家人催促。及至年長,無興趣愛好,對自己婚姻戀愛也不關心,家人給他介紹對象時表現冷淡亳無反應。所穿衣服需要家人代買,自己從不張羅,亦缺乏知心朋友。工作之餘,不找朋友玩,而是獨自睡覺。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顯示為人格障礙症,被動依賴,極度內向。精神狀態檢查呈現意識清醒,情感平淡,反應遲鈍,接觸被動,末檢出知覺及思考障礙,稱日常生活悉由父母照顧,對家人要求其讀報或換洗衣服感到厭煩;平日也無特殊愛好,看電視從不更換頻道挑選節目。智能正常。

診斷:分裂性人格障礙症。

病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分裂性人格、分裂型人格異常、分裂型人格、類精神分裂 人格異常、分裂型人格違常、精神分裂樣人格、分裂性人格障礙症、分裂樣人格障礙、分裂性性格症、分裂型人格障礙症、疏離性人格、精神分裂症樣

人格病徵:
1. 不想不能不願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係,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2. 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3. 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4. 除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5. 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6. 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7. 主要表現退縮、孤僻、膽怯、沈默、怪僻﹔常做白日夢、沈溺於幻想之中

缺乏進取性、尤其迴避兢爭性處境、分裂型人格違常:主要特徵是一種人格違常,在形成社會關係的能力方面有缺陷,顯示在外是對別人缺乏溫暖、溫柔的感 情,對讚美、批評、和別人的感情漠不關心。如果出現分裂病型人格違常所特有的古怪言語和行為,或者此障礙是由一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所引起,則不能做分裂 型人格違常的診斷。

患此違常的人對社會性參與很少或沒有意願,常喜歡做孤獨者,密友很少,如果有的話。他們顯得孤獨,退縮、隱遁,經常追求單獨的興趣或嗜好。患此違常的人通常沒有幽默感或遲鈍,並且在應當做情緒反應的情況中沒有情感表達。他們一向顯得泠漠而疏離。

患此違常的人時常不能表達出攻擊性或敵意。他們的目標含糊,行動猶豫不決,全神貫注於自己,心不在焉,從環境脫離(不與其同在或在迷霧中)。過多的 自日夢也常出現。因為缺乏社交技巧,患此違常的男性不知如何約會而少有結婚的。女性會順服地接受求愛並結婚。社會關係嚴重受限制。嚴重功能可能受損,尤其 當人際參與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況中,患此違常的人在需要社會孤立的工作環境中常能表現出高度職業成就。有些人相信精神分裂症會發展為此違常的併發症,但有些人 認為分裂型人格違常彼少代表精神分裂症的前徵期。兒童期或青春期的分裂型障礙,促使分裂型人格違常的發展。流行率雖然不詳,但從事很少與別人接觸的工作或 住在城市中貧民區的人有很顯著的比例患此種人格違常。在分裂病型人格違常中有古怪的溝適方式或行為,這些排除了分裂性人格違常的診斷。

在畏避型人格違常中,社會孤立是由於對被拒絕過度敏感而產生,但如果有力保証會受到友善歡迎,他的會願意建立社會關係。相反地,患分裂型人格違常的人並不想建立社會關係。兒童期或青春期的分裂型障礙有類似的臨床現象,如果患者在18歲以下,則用此診斷而排除分裂型人格遣常的診斷。

分裂型人格違常的診斷標準:以下是患者目前及長期功能的特色,並不限於疾患發作期間,而旦引起社會或職業功能障礙或主觀性的痛苦。
(A)情緒上的泠漠和疏離,對別人缺乏溫暖、溫柔的感情情
(B)對讚美、批評或別人的感受漠不關心
(C)包括家人在內,與之有親密關係的人不超過一個或兩個
(D)沒有分裂病型人格違常所特有的古怪言詞、行為或思想
(E)非由精神疾患產生,比如精神分裂症或妄想性精神病
(F)如果在18歲以下,未符合兒童期或青春期分裂型障礙的標準兒童和少年分裂性人格主要是用來描述社交人際關係有極大缺陷的兒童和少年,他們有內向的性格,情感表現常較淡漠較缺乏情感。他們缺乏參與社交活動的欲望,喜歡獨處,缺乏朋友,也難有真摯且深厚的情誼。


若處於較複雜的社交環境中常呈現退縮,不知所措,甚至明顯的逃避社交場合。在情緒方面,常避免和別人有意義的、深度的、情感的關係,因此讓別人覺得冷漠不可親近。在思考方面,他們常有自己喜歡的嗜好活動,沈醉在自己的自日夢世界中,甚至有別人較難以理解的邏輯思考方式,又加上避開社交活動,使他愈發自閉,在思考上呈現獨特的思考方式,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怪人。有少部分,甚至後來呈現典型的精神分裂病的思考障礙,成為成人的精神分裂病患者。在興趣上,他們的興趣狹窄,常侷限於少數自己想做的,不需和別人接觸的活動。由於他們花相當多的精力在自己的嗜好上,因此有時也能有傑出的表現。他們最大的困難是面對新的、變化多端的環境,因為他們熟悉規則的生活,當環境變化較大時,他們因缺乏社交技巧及彈性處理事情的能力來面對情境的需要,自己也缺乏適當的彈性的心理防衛機轉來因應各種壓力,因此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上較易產生其他的精神疾病症狀。兒童和少年分裂性人格的成因:過去許多研究都顯示分裂性人格具有體質和遺傳的傾向.

一般而言,這種兒童和少年身材較瘦,在父母身上也常能看到相類似的人格特徵。這類兒童和少年在幼年時期的氣質也有其特徵,常呈現「慢吞吞型」氣質, 這種兒童通常活動量低,對新的情境退縮,適應緩慢,反應強度低,而常有負向情緒本質。這種兒童,從小就對陌生的環境適應較差,當別人主動接近時,會受負向情緒本質及其他氣質特徵影響,而不喜歡和他人接近,使得兒童愈來愈孤僻,愈來愈從社交情境退縮,終於演變成典型的分裂性人格。


有些兒童和少年,剛和成長環境中的各種因素有關,例如,極少與外界接觸的獨生子,從小體弱多病常常住院的兒童,時常換褓姆和父母分離而產生焦慮性依 戀關係的兒童等,也可能會受到這些情境因素的影響,使他面對陌生人時產生極大的焦慮,這些負向的經驗增強了他從社交情境退縮的行為模式,而演變成分裂性人 格。近來的研究發現,有少部份的高功能的自閉症兒童,在三至五歲之間大部份的自閉症症狀消失,可是仍殘留了人際關係不好及固定思考方式等症狀,在長大之 後,和分裂性人格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十分相像,這也是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如何對待孤僻人格障礙的人﹕
1. 瞭解並接納他的不愛交際社會化
2. 儘量少作要求,勿太親近,但又不要完全不理他
3. 對他保持體貼與興趣, 使安祥放心
4. 對他不作對等的要求

如何治療孤僻人格障礙的人:
當他們面臨挫折而出現危機時,則應針對現存問題予以處理、惟不涉及人格塑造和糾正。
心理治療的技巧在於接受其退離態度,從而逐漸與他們重建關係。
團體心理治療是有效的。

孤僻人格障礙病因:
1. 遺傳:分裂性人格較少出現於精神分裂症家屬,兒童和青少年 時期社會隔絕可在精神分裂症家屬中觀察到,遺傳在分 裂性人格形成上所發揮的作用尚不明瞭
2. 本質:這類人存在本質性情感缺乏或不能從人際關係中得到 愉快
3. 其他:家庭缺乏母愛,社會文化因素對分裂性人格的發展起 重要作用。注意力受損和神經整合功能不良與分裂性 人格形成有關,證據之一是社會隔絕與眼平滑追蹤運動 異常有關
4. 童年對人的愛與依戀反覆失望,結果以後對人的感惰短暫而有限,可能是嬰兒反覆與母親分離或環境中缺乏恆常的、有反應的、同理心的關懷的結果。
5. 體質因素也佔了重要的地位

DSM一3一R分裂性性格症的診斷要件:
從成年前期開始,患者在各種情況下,至少呈現下列四項普遍行為模式(對社會關係漠不關心、情緒經驗與表達狹窄):
1. 從不想要,也不喜歡親密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
2. 幾乎都單獨活動。
3. 很少或幾乎沒有強烈的情緒,如生氣與歡笑。
4. 幾乎很少對人表示性興趣(年齡要考慮在內)
5. 對他人的讚賞或批評,漠不關心。
6. 除直系親屬外,沒有可交心的朋友(或只有一個)
7. 緊縮的情感,如冷淡無情;很少用手勢或面部表情回應他人,如微笑或點頭。

顯然地,此症患者不能也不願與人建立關係,他似乎不需人類的愛與關照,表現得相當冷漠與無情,可說是一個單獨漢。他可說是非社會的,但不是反社會 的。 類分裂性人格疾患: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社會關係疏離,在人際往來情境下情緒表達的範圍侷限,表現下列各項中四項 (或四項以上):
(1)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係,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2)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3)幾乎沒什麼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
(4)幾乎沒什麼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5)除一等親外,缺少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6)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7)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精神分裂症樣人格:反顧追溯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樣人格在幼童時期常處於淒涼、冷酷、無溫暖的家庭環境中,或有家庭離散、父母子女分離的歷史,然而這些人格發展上經歷的挫折是否為精神分裂樣人格的原因,卻也無謹慎、徹底、長時期及瞻望未來的研究以證實其重要性。

精神分裂樣人格的血親中並無較一般正常族群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精神分裂樣人格與精神分裂症和遺傳的關係也無法証實。有些學者的研究指示多數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有精神分裂樣人格。另有些學者的研究指示精神分裂樣人格,繼續觀察15至20年後,極少數變為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父母對於子女多注重身體上的保養,而少注意精神上的感應,不能接受子女本人。精神分裂樣人格在幼童時期開始,終身顯示社交上的退縮,人際交互作用的不自然和不舒適,性情內向,情感淡漠和壓縮。他對於每日的遭遇保持緘默,疏遠、少牽連,對於他人不關心。

他孤獨、隱遁、不易親近、少說話、不能與人做有意義的深交,不能表達正常的進取心理,在情緒方面與環境隔離。外表上安靜、怕羞、敏感、順從、有怪脾氣,對宗教和玄秘事件或有狂熱。多專心於自身的利益,好幻想、多畫夢、想入非非,但並不喪失認識現實的能力。

常幻想他是一個「萬能」者以防衛真的或想像的威脅。精神分裂樣人格之治療與妄想狂樣人格之治療略同,有時他以非常惶恐的心情洩露過多的幻想,虛構的朋友,和懼怕不能忍受的依賴,或竟與治療家合併。

分裂樣人格障礙﹕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一生中表現社會性退縮,不願與人交往,性格內向,平淡溫順,情感反應過少。在外人看來他們顯得古怪、離群和孤獨。有的學者認為此型與偏執型及分裂型人格障礙共同構成精神分裂症譜系中病情輕微的一端。

其人格特徵為:
1. 除了家庭成員或親屬以外,沒有或僅有一個知心朋友
2. 缺乏情感反應,對人冷淡,很少向人問候、微笑或點頭
3. 對於他人的稱贊或批評無動於衷
4. 對異性不感興趣
5. 沒有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願望,從中也感受不到樂趣,包括與家人相處在內
6. 幾乎總是選擇單獨的活動和職業
7. 很少激動和發怒
8. 在兒童或少年時表現易激動和違拗。

這種人必須不是在精神分裂症發病過程中,才能診斷為分裂樣人格障礙。病人可以獲得一定的自知力。如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病人可以吐露出內心有過多的幻想。集體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病人建立一定的社會接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 的頭像

    ♥ Hello! Stranger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